您的位置 首页 Life | 生活

Clean up

马上要转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了,整理下之前飞行中写的东西,发现有很多没写完,决定将他们整理成一篇,名曰 Clean Up,一次性发出来。段落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飞行杂谈(2020.3)

飞机上的清闲,总让人想写点东西分享,所以给这类文章命个名“飞行杂谈”。

最近发现抖音的一个新功能:看电视剧。现在抖音上很多剪辑师剪了很多不错的电视剧,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流量的魅力让他们的效率高的可怕,也感叹国内闲人真的不少。把电视剧的重点减出来以小视频的形式发布,虽然有潜在的版权问题,但是解决了我看一些久违电视剧的需求,在快节奏的社会,感觉是个不错的方式。

最近看完了久违的《创世纪》、《大时代》,开始看最老的那版《三国演义》感悟颇多。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用,伯乐常有而机遇却不可求

三国中名将、谋士无数,而出名的就只有那几个,并非其他人不如他们,而是他们在一次/多次的机会中向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而那些生不逢时的人只能接受默默无闻,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记住了蜀将五虎,但是轻视了魏将,无视了吴将。

同样是名将,蜀将并不一定强于魏将,但因为前期各大战役中展现了能力,而魏将数量大大的多于蜀将,虽然大小战役也不少,但是轮到每个将领的机会并不多,而且由于魏国的强大,很多战役的胜利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将领的实力。只有像官渡之战这类以弱胜强的战役让我们记住了几个名将/谋士。而吴将更为可怜,位于江东没有得到什么展现的机会,世人自然记住的就更少。但是真的吴将不如魏将不如蜀将吗?

回看现今,道理依旧,在人才匮乏的时候,能人自然容易发挥能力,而在人才济济的地方,很多时候需要一名“伯乐”引荐,但这人才济济的时代,人们主要的需求点已经不是人才,而是工人,这使得人才出头更加困难。

另一个角度,加入一个人才济济的组织可能轮到的机会并不多,除非来得早,早已被“主公”信任,如果想展现自身的才华,更需要去那些挣扎的组织,在那边会有更多的“战役”由你参与。最不济的应该是去稳定且没有上进欲望的组织,在那边即便你有通天的才华,也会被低估。

用人是一门学问,并非所有人都会

我原本以为识人、用人并非难事,但是我发现并非如此,如果你的顶头上司会这个技能,那么恭喜你。“识人、用人”不但能把每个人放在该在的位置上,而且能避免那些“蛀虫”的破坏,让整个团队高效的运转。然而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很多管理层人员都是从基层做起来的,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也没有学过类似的知识,只因为某专业领域的经验而参与管理,这种情况是大多数,而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工人”,并无因材施用,发挥出个人的能力更无从谈起。我见过很多“庞统”式的掩埋,把一个将才放在到了士兵中,还觉得这位士兵出工不出力。

习以为常并非世间常态

来到西雅图之后,特别是换工作之后,打破了我很多固有的想法。很多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发现并非如此。下面来举几个例子:

  • 管理是一件经验的事情,只要时间一长大家都能学会
  • 创业公司更能发挥你的能力
  • 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会有机会
  • 大公司里都是有趣的能人
  • …..

(当时应该没写完,也就内发表,思路断了,也就不续写了。)

杂(2019.11)

二等客户

搬家、换工作等关系,最近接触到的各式各样服务比较多,越接触越发现“服务的价值”。

以前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下,为了保障“获取”,大家都不在“享受”产品本身带来的附加价值,而随着消费级别的提升,光吃饱穿暖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慢慢的消费“服务”就开始了。而因为消费观念、阶级的不同,自然而然提供了不能等级的服务,从无到有再到无微不至。

是否需要“服务”还有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时间成本,当自己的时间成本较高的时候,通过购买“服务”相当于购买时间,能让自己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更重要的事情。

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前几年的iphone,很多人使用它的原因只是单纯的“傻瓜”,不需要过多的花费精力去管理和设置,拿来就上手,各种配套也非常方便,学习成本非常低,日常生活的兼容性也好,在关键时候确保不会掉链子。再比如航空公司的等级制度,为了更好的区分和服务用户,不同等级的用户有不同的优先级,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购买机票,相同的联盟或者航空公司使用多了,也会提升等级从而反馈用户。又比如公寓租赁等等等。

这不是我重点想说的,这个section我想吐槽的是国内的所谓“服务”,不知道是我们国内的用户不配拥有服务,还是人口红利太好,公司不需要通过服务来吸引用户。国内很多大厂,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服务业,都不是很在乎客户服务,甚至连增值、区分客户的用户等级制度也没有。很多时候当你享用一个产品的时候,你只享受到产品本身,一旦出问题,毫无保障可言,品牌价值瞬间降到零点。

更惊讶的是,基本上没有看到一家公司,重视用户的反馈,也许是用户太多,海量的反馈来不及看吧。但为何不区分下用户等级,至少看下忠诚用户的反馈,让双方都收益。没有用户反馈就造成了上层根本不知道底层的情况,也无法保证和控制服务质量,hmmm,可能就没有“服务”吧?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消费观念的问题,大家刚富足,对“服务”的认识还是颇少,对享受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也许当越来越多的用户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整体的环境就会改善。

PS,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因素,国内高端行业很多时候服务的是一些“突然”有钱的人,或者说“继承”有钱的人,这种情况下,他们不需要通过长期的服务做branding,而只需要打“牛逼”、“上档次”、“区分有钱人”的牌子就行,一个不成熟的市场,谈服务还早。

被互联网绑架的公司

最近突然很庆幸,自己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己运营着自己的产品,没有被资本给绑架。

前几年说过,在那个资本爆发的时间,阿猫阿狗都出来创业,而这两年阿猫阿狗也都挂的差不多了,经过洗礼后剩下的精兵强将开始了新的一轮战役。

当公司拿到融资后,就要对资本负责,成长是第一要务,不断成长以满足资本家的胃口,而往往这种成长要牺牲掉很多“初心”,做很多不愿意做的事情。去年大环境的影响,加上人口红利的递减,很多公司选择了市场下沉这条路,让自己的产品接触到更大的用户市场,而这一举措的结果就是“变味”,越来越多的产品走了这条路,变得不再是以前。

小圈子一直是人类生活的方式,互联网带来了地球村概念,把无数小圈子汇成了一个大圈子,然而用户从兴奋狂热到理性,发现自己并没有从大圈子获得理想的收益,反而引来很多不适。不同背景的人,不同经历的人是很难交流的,加上互联网的虚拟,很容易产生误解,这时候同温层的朋友就尤为珍贵,然后大多数的产品被资本绑架,不得不选择下沉,让人无奈。

我的庆幸来自于我可以控制自己,我可以做自己想要的,我的自我实现还没有依赖于外力。

精神跟不上眼见

去年走动比较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碰的人越多,越发现人有大不同。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无法经历世间所有繁华,而不经历就无法切身的理解,随着经历的越多,对某些事物的理解会越加深刻,越发现自己的渺小。

我们一生能经历的永远是冰山一角,很多人快乐的度过了这一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平衡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知道自己该知道的事情,找到和自己一样的人交朋友。尤其是最后一点,人类是个社交动物,少不了沟通,很多时候不同经历和想法的人,根本无法交流,特别是经历不足又很自信的家伙,说的都是片面的,你又不好意思告诉他,你也无法从对方身上得到沟通的乐趣。

感觉又跑题了,最近发现有一类人比较可怜,也希望能够意识到(估计没戏)—— 高端服务业者。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正在经历着高于他们能够接触到状态,这种落差会对心理造成很大的打击,并会给自己一种错误的幻觉——我已经达到了这个状态。

通俗的来讲,就像一个古代人突然来到现代,看到了现代人便捷的生活,飞机、汽车、手机、互联网,之后他又回到了古代,这时候他内心是怎么想的?当然是对现实的不满,并且和周围人炫耀那些他看到的,但并没有软用,因为那个时代造不出来。很少有人会因此奋发图强。

前几年很火的变形计,大家也是在吐槽这点,农村的孩子一旦享受到了城里的生活,融入之后回去,心里的落差是巨大的,会造成很大的心理问题,但好在他们还是孩子,还能被引导,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奋斗和实现理想,但一个成年人经历这些,可能更大的是绝望吧。

意识形态

前几天谈了台湾的事情,这里专门聊聊意识形态。这个东西谁都有,他是从环境、经历、引导教育得到的一个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这个结论会越来越加深,从而形成一个固有意识。政治、宗教、对事物的认识等等都是这样的。

个人的观点,我非常可怜只有被意识形态绑架的人,因为他的思维再也不开放,甚至有些时候会非常可怜的用这种意识去解释自己的无能和生活不快。

人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因为自己的体系而不开放接纳这个世界就会变得非常糟糕,以自己狭小的生活去判断世界是很愚蠢的。

(好像也没写完,┓( ´∀` )┏)

一些感悟(2019.10)

(好像就写了一些标题)

有些人一开始不怎么样,但慢慢的就开始好了,一些人一开始表面功夫做的不错,慢慢的就暴露出了问题。

和视野小的人真的很难相处,你想着天际,他却鸡毛蒜皮

不想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懂其中的深意,所以不用传播太广,重要的是在哪个群体中传播。

聊聊瑞幸咖啡(2019.9)

最近真的有点跟不上时代,国内很多东西的节奏越来越快,感觉做什么事情都直捣黄龙,不带一点拖泥带水。突然瑞幸咖啡火了,还上市了,搞的一头雾水。

研究了下他们的模式,非常符合资本变现模式,拉大旗然后疯狂开店,降低利润让外界看来买家很多,大多数可能是因为贪便宜或者尝鲜。数据做漂亮之后,融资上市,之后原始股变现退场(虽然还没发生,但是预测是这样的)。这种直勾勾圈钱的模式,获利的是普通用户,毕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赚钱的是头部投资者,而被割韭菜的是那些跟风的投资者。

这样的案例屡试不爽,也非常好分辨。互联网行业从一开始的抓用户,不盈利,到如今大家都再看盈利模式和具象化的商业逻辑。市场趋于理智,现在看来纯互联网没法忽悠,想到了互联网+xx来忽悠,把一些传统的模式,套上互联网运营和上市机制,然后再玩一遍。

(也没写完,将就着看吧)

看完了?留个评分呗?
[1人评了分,平均: 5/5]

本站原创文章皆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CC BY-NC-SA 3.0)”。转载请保留以下标注:

原文来源:《Clean up》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