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时间,有一部BBC拍的纪录片,讲的是让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严厉,时间长。中国学生在一些知名的国际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这也让很多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充满了好奇。
而这部纪录片,则将这一实验性的过程拍了下来。无论从过程还是结果来看,都非常有趣。
节选几个片段,从片子里看起来,好像西式教育和我们的教育蛮大的。
视频中介绍,英国学校的体育课是释放压力、轻松玩乐的机会。他们也有健康测试,但会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开设不同的班级,并且没有分数考试的压力。而中国的这位体育老师一上课就开始介绍中国学生中考时必须要参加体育考试,一向无忧无虑的玩耍课突然变成需要通过严苛考试的科目,很多同学压力山大。他们认为这样的体育课太玩命了。
一点也不意外,老师们觉得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们觉得老师讲得太快。视频中展示的是数学老师教他们三角函数。典型的中式课堂,老师介绍概念15分钟就结束,接下来就是各种公式啊例子啊什么的。这是英国的数学老师介绍三角函数的记忆方法。同时,这位英国老师说,他们讲三角函数会花一周加一节课的时间。
但也有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认为老师讲得很清楚,课堂教学很容易让他们掌握知识。
总结一下,就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教学节奏太快,讲课方式无聊,课堂活动就是单纯抄板书,很容易让他们分散注意力。
同学们还确实挺调皮的,但并没有我们想象得如此糟糕无礼。看视频中的表现,他们确实不太遵守中国老师的课堂纪律,说话吃东西玩游戏等都有。
这样一个视频中呈现的课堂,好像是我们一直嘴巴里说的西式教育里,充满自由宽容的课堂,反而5个中国老师一来,简直让这样的一群学生仿佛遭遇了末日。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群带来末日命运的中国老师,在这部纪录片最后,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那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
这看起来合情合理,又好像有点出其不意。
合情合理在,毕竟在很多次的大型国际比赛中,中国学生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
出其不意在,我们身在国内,抱怨了很多次国内教育的种种不好,越来越多人把孩子送去国外或者是国际学校,但这个纪录片的结果好像给西式教育一击闷锤。
1
之前一个朋友聊起,说他认识一个在联合国工作的美国同事。
但这位同事非常不喜欢当地的生活,每天的日子都像是煎熬一般,掰着指头算过节可以回家的日子。
朋友就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回国呢?
美国人告诉他,在这里熬着的最重要原因,是联合国能为其雇员报销三分之二的子女教育费用,而他回国只是一个普通教授,很难负担起孩子上私立中学所需要的学费。
朋友又问,“那为什么不去免费的公立学校呢?”这位同事笑笑的表情像极了国内到处借钱买学区房的家长。
中外教育的话题被放在一起讨论并不少见。
在国内,我们通常羡慕西式教育中的包容、轻松、自由自主、尊重成长的特点。觉得中国教育过于压抑孩子天性,抹杀孩子创造,只是在生产考试机器。
大多数刚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国人,通常会感慨其教育的宽松——隔三差五的假期、三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以及老师们体贴耐心的鼓励,似乎只要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弱智,就可以轻松得到老师的肯定。
作为一个家长,你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欧美读书太轻松了、太容易了、太简单了。大多数在欧美短期待过几年的家长,都会把这种印象带回国内,作为他们与朋友们闲聊时的重要谈资。
但真正在美国长期呆过,并真正了解过美国教育的人就会发现,在西方社会,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开心、幸福的中小学,但“更少的学习、更多的游戏、更宽松的管理”,实际上意味着如果想要跻身社会精英,你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与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会资源。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大多数老百姓的孩子在这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淀了下来。
比如,当地小学下午3点放学,但是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
这里没有人种歧视的意思,而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其实西方教育选择了更加隐形的方式让社会分层看起来没有那么尖锐。
2
这部纪录片出来以后,一位英国的教育家是这样看的:
“如果这5位老师来的是伊顿公学,那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因为这里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强,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 曾于1997年-2008年期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r如此评论。
伊顿公学是英国著名的私立学校,Kramer表示,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一样严格,大部分私立中学也是寄宿学校,而英国私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结果就是: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
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 而像BBC纪录片中的这种公立学校中,学习压力小,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小得多。三年后,他们的收入和所处的阶层将与名校生迅速拉开。
说到底,无论英国还是美国,他们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奉行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
所以,中国的教育和西式教育的不同,是从国情人口等多方面客观因素来决定的。他们绝不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它的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国外一些嬉闹散漫的所谓现代公立教育,其实不过是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公共产品。
在不同的国家国情中,无法单一的就认同这样的教育是我们的标准,中、日、韩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在公立教育上往往都显得比西方社会要残酷,但这恰恰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公立教育更能让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的流动。
至少,随着所谓素质教育的改革这几年,我们看到了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那么用更加残酷的平民教育来填补差距就成为了必然,而这恰恰是超级中学出现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