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乔治华盛顿大学社区hellogwu访问量破了1000万,也许这个数字放在国内也许并不是那么显著,但是对于一个在海外,地区性的华人站点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卓越的里程碑了。
很多人估计已经忘记或者根本不知道我做的这个项目,简单介绍下。这个网站是我在2012年留学之初为乔治华盛顿大学(GWU)做的中国留学生社区,网站主要用户群体是GWU的中国学生和学者,之后慢慢成为了首都华盛顿特区最大的中文平台,遥遥领先同类网站。和初期的风风火火不同,2014年开始整个网站只有1-2人偶尔在管理和运营,系统也被改成几乎全自动化,无障碍化。
先来一组数据来吹吹牛:
网站上线:1624天
美国网站排名(含英文):最高1万内,平均4万名
Alexa全球排名:最高10万内,平均28万
用户:注册数23.3万,认证用户2.5万,edu邮箱用户1.3万
平均在线用户(含手机APP客户端,30分钟计算):763人
最高同时在线:50190人
吹完牛之后呢,正式进入重点,和大家分享下感悟和经验。
这几年自己也在尝试着创业,战略方针是学习和积累,自知资源还不足以自己独立来干,主要战略是加入其它团队,边搞边积累。参与的项目多了,对于创业这东西也看的更清楚了。
2014年起,似乎周边的所有人都在聊创业,在政策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自己的尝试,不过几年之后,大多数都和预期一样,一片血海。总结起来,其实很多东西从一开始就显而易见。好的创业其实分几个层级,第一层级就是想法是否好,是否可行,第二层级是团队是否足够格(能力),第三层级就是执行力如何……只有跨过这三个门槛,创业才算走上正规,而这三个层级就把大多数的项目给拦住了。
先说说想法这个东西,听过太多人有太多的想法,好的想法不在少数,很多确实能让用户得到舒适感,有市场空间,但我依旧不太看好。原因分为两方面,
一、痛点和痒点
这两个完全两回事,这个解释起来很多时候会吵架,因为这个的理解纯属依靠个人体验和经验,还有对市场的把控,不同经验和水平的人根本无法谈,因为在理解上就会出问题。举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最近滴滴的困境,在一年前我根据我的经验就断定了国内的打车软件会举步维艰,这个判断非常的武断,但是我有确实的根据,虽然传述过好几次,在这里在当例子提一下。
政策是一方面,我们不作讨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它?我承认打车软件让我觉得非常舒适,我也非常喜欢使用,但是为何我认为美国有机会成功,而国内不会呢?
- 美国是离散型分布(人口和设施),中国是聚集型分布。在美国如果要去一个地方,没有的士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公交非常少,也不是哪里都去),所以大家都有车,去哪里都开车。中国并不是,公交非常发达,打车和公交只是时间和享受上的区别,并不影响是否能成功抵达目的地。
- 中国的士实在是太多了,去楼下挥之即来,而美国几乎不去叫车,根本没有的士。这里只想说明,没软件并不会让你打不到车。
- 最后一个问题,由于离散,人口分布相对均匀,在公路发达的美国,出租车的成本会降低很多。而中国并不是,想象如果我要去郊区一个地方,的士接了你,开过去,然后那边又没人打车,只能空车开回来再做生意,这是多么亏的生意。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冲突,既郊区做亏本,市区做并无巨大优势。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才得出这么“武断”的结论,互联网公司是要盈利的,烧钱只是暂时的行为,当他占领市场之后,必然考虑成本和盈利。当打车软件能让我从无法抵达变成有办法抵达的时候我肯定选择他,当他价格和的士差不多,但只是方便的时候,我也会选他。但是当他价格高到超过他的带来方便程度的时候,我会选择去楼下打个车。
在国内用打车软件的时候,我碰到了一个和奇怪的体验,的士总是给你打电话确认你在哪里,什么颜色衣服。明明有GPS为啥还要这样?一来国内密集程度的确高的可怕(出来之后才知道),二来国内的基础设施真的有点跟不上,很多马路根本没法停车接人,三来国内做打车软件司机的素质水平确实不怎么样,GPS不会也正常。
说了这么多,可能对痛点和痒点的理解还有障碍,想下O2O的那些项目吧,上门洗车,上门按摩,送快餐。关注的点是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但是忽略的都是痛点和痒点,当他是痛点的时候,我必须要他,没有他我几乎寸步难行,当他是痒点的时候,是有他我很爽,没有他貌似也没多大的区别。
很多想法套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都是很好,但是执行起来的时候却不尽如人意,因为执行是有成本的,天上掉下的馅饼大家都原因去咬一口,但是一旦这个馅饼要钱,就没人愿意再去接了,回家也有饭吃嘛。
虽然自己年纪不大,但是也是切身参与互联网行业十几年,经历过好多项目,有了这些经验其实很容易辨别项目的好坏,很多时候别人和我说idea的时候,一两个问题就能结束对话。太多人有了一个想法之后就拍脑袋去做,根本没有仔细的思考,甚至连团队成员都没想好,有几个重点,1. 你做的东西用户到底是不是需要。2. 我的用户在哪里?3. 怎么去找到他们?4. 怎么去针对性的引进推广?
好的项目是能找到目标用户的,如果说你一下子想不出来目标用户在哪,或者你找到目标用户,但是根本想不到办法(无论是从人、还是从其他角度)接触到用户,那就不是一个好项目。
另一个好的项目的标准我认为是,简单。如果能一句话描述清楚项目是干嘛的,主要功能点,那就说明这个项目是简单清晰的。
最后总结一句话,不是任何东西加上互联网之后就是一个项目,并且用户的确是懒,但是用户也可能懒到死,懒到不想用你的产品。
二、团队问题
之前在学校的时候,并没有切身体验团队对创业会有多大的影响,离开校园之后,发现团队对创业的影响非常大,在关键时候,甚至决定了成败。很多时候,一件事情是在于做这件事的人,而非这件事本身。创业上每个关键岗位的人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市场、技术以及运营的领头人尤为重要,互联网项目也就这三块,前期技术重要,后期市场和运营重要。
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资源完成市场、技术和运营,分工合作必不可少。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如果团队中负责这三块的人有任一一个缺失或者没有合适的人选,那这个项目非常容易失败。
这里再废话一会,我并不是技术出生的,硬要给我贴标签的话,请给我贴管理出生。技术只是我的兴趣点,本科毕业的时候觉得有兴趣学习深造下,所以才选择的计算机,只能说是半路出家。在研究生之前,自己从事运营和市场的事务比较多。
对于互联网项目来说,最缺的短板资源肯定是市场的人才,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虽然合适的技术人员不好找,花点时间还是能找到的,并且在后期的重要性并不如运营和市场,项目前期的核心是技术,并且技术是一板一眼可把控的。第二,运营是个有讨论的“技术”,方法很多,有时候靠灵光一现,大多数时间是一个繁琐的工作,只要做不容易出错,也不容易出彩。市场就不一样了,好的市场是拥有资源的,市场资源并不是认识几个人,知道几个渠道那么简单,而是有有效的手段进行推广,比如对于用户群的了解以及用户群的行为渠道,比如能迅速建立起推广团队,分布式推广等等等等。很多好的项目,都是前期CTO给力,后期CMO给力,最终功成名就。
说到CTO,CMO,不得不说国内的创业非常浮躁,见过好多几个人的初创团队,各种C,各种董事长。我一直认为,一个没有成功融资到A轮,没有自我造血能力之前,各种被贴上C标签的人,都在狠狠的打自己脸。创业,是为了理想和梦想,为了装个逼,实在太自卑了。
三、关于互联网创业
一直觉得,不是所有人都能互联网创业的,也不是所有人适合的。首先互联网创业是个门槛非常低的行业,无论内容、技术还是市场都没有很高的壁垒。
那什么样的人适合互联网创业呢?我的答案是在某个领域有长期的经验以及资源的。怎么说呢,比如内容创业,那么你对于这类的内容需要有很深的见地,知道有哪些资源,市场缺少什么样的内容。再比如,现在做很多APP或者网站,这类创业最好是长期混迹于互联网行业的人和在目标市场长期混迹的人做。为啥呢,第一做网站或者APP,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里面的技术点多的让人想不到,就像造车,可能四个轮子加个壳也能动,但是和汽车厂出的车差别是天壤的,跑起来就知道了。另一块就是市场,车造好了,但是目标市场不知道怎么切入,这时候最好有这方面的资源。所以这块,最好就是在这个市场混迹的技术人员做。
说到技术,不得不说由于互联网的兴起,现在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棘手可热的行业了,但从业水平也层次不齐。为什么这么说呢,之前碰到非常多的案例,在前期做APP或者网站的时候,为了省钱或者没找对人,挖了一个大坑。很多没做过技术的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这东西挺简单的嘛,为啥要做这么久,为啥这么贵…..如果这么想,那你的项目就死了一大半了。同样一个房子,可能外立面是一样的,但是内部结构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细节上,这些细节在未来都将成为一个成功或者失败的关键点。
“为啥同样产品,对手的能做到我却不能,我也要!”
“对不起,当初就没这么设计,改不了了,要不就重做吧”
四、美国创业
先说自己的总结吧,如果在美国市场做中国人的互联网项目,赶紧转型吧。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在美国的华人创业项目,有多少最终转成了国内市场+美国华人市场,多少转成了美国华人市场+美国人市场?为了避嫌我就不提名了,大家自己看看,欢迎私下交流。
我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创业必须瞄准全美市场,或者国内资源市场。做全美市场的问题就是起步,你需要一个了解美国人的合伙人,并且能否拿下前1000用户。相比之下做国内资源市场更容易,首先壁垒问题,国内的企业对美国的了解并不多,这是一个很高的壁垒;其次市场问题,在美国市场竞争比较小,可以迅速起步,然后瞄准国内;另外,就是这样你可以标称美企业,逼格比较高,不得不承认国内市场还在愚昧阶段,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很缺乏。
后记
这篇文章早就想写了,拖了将近两个月。之前写了一些,一直没时间更新。工作之后比较无奈吧,白天有想法没时间写,晚上累得半死不想写。想给自己放个无薪假也好难。现在认为寒假暑假的重要性了,能极大的增加创造力和想象力,休息过后也能更有激情的去工作,可惜资本主义并不吃这套理论。
文章有点虎头蛇尾,前期写的比较多,后期有点抱着完成他的想法。很多东西没有展开。2016的东西,要在2016结束嘛。有空再和大家聊更多的。
国内创业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在美国能work的思路在国内就行不通,比如一些能够增加productivity的东西在国内就卖不出去,
从行业上,国内主要还是一个吃喝玩乐(翻译成官话 “消费升级”),一个教育文艺产业赚钱,剩下的是政府的政策套利。
国内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诚信带来的成本。美国很多好的idea都是忽略了诚信成本,到最后才加上用户限制。在国内一开始就要想着如何堵住用户,不钻空子。
赞陶站长,肺腑之言,情真意切,更是有干货。
关于一些细节,想推敲一下:
“最后一个问题,由于离散,人口分布相对均匀,在公路发达的美国,出租车的成本会降低很多。而中国并不是,想象如果我要去郊区一个地方,的士接了你,开过去,然后那边又没人打车,只能空车开回来再做生意,这是多么亏的生意。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冲突,既郊区做亏本,市区做并无巨大优势。“
国内的出租车还是要比美国便宜得多。“打车难”著称的杭州是国内的例外,因为1杭州zf限制出租车的牌照2杭州人力成本高。国内的公路是否发达也看具体地区,比如山东的公路密集得已经超过了人口密度和当前产业需求。
最重要的一点,国内的出租车司机其实是希望接郊区这种长路线。原因很简单,虽然郊区人少,但是出租车公司和zf在一开始计价时就已经考虑了“返程空驶”这个因素,所以出租车一般在超过10km时单价就会贵50%。这是一个很大的账幅。所以司机很愿意去郊区,毕竟单位时间内回报高。更何况,现在由于城区扩张迅速,导致很多当年的郊区已经成为市区,司机到了目的地还会有返程——然而10公里的range还是没有变,导致司机更是喜欢跑长途了。第三个原因是去郊区一般会走城市快速路(as opposed to downtown密集的红绿灯和塞车)
didi还有一个大功能,即跨城顺风车,这在长三角、珠三角这种城市群的用处特别大。
的确这样的,这就是要细化研究市场了。国内这些都是成本,不像美国统一度很高。国内各个地方政府利益和政策都不同,要权衡好要花很多成本,然后各个地方发展速度和方式又不同。很多战争阴影需要去探索,这也是外来的UBER不想搞的原因,蛋糕是挺大,但是不好切啊。
牛逼啊陶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