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今天结束了一周的南下深圳、广州之行。加上之前的上海、杭州(自己城市变化很大,也需要走动),这次算是我第一次大规模走动。基本把国内几个适合发展的城市走了个遍,见了不同的人,聊了很多很多。可能是呆在贫瘠的美国太久了,回国之后竟然喜欢上了这种和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交流。这个世界很丰富,我们都不曾了解。
这篇文章很长,我给大家做了些标题,方便大家阅读。各个段落之间不存在关联性,因为是我在出行的各个时间段写的。
深圳最棒,没有之一
这次出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深圳,一个聚集了年轻人的城市。在这里很少能看到老年人,人口的素质也和其他城市截然不同。深圳的发展程度是大大超过我心理的预想的,站在深圳湾,对岸是香港,左右分别是互联网新硅谷南山区和正处于高速发展金融业的福田区,对比之下,竟然会有一种香港被拍在沙滩上的错觉。
去了这些城市,对我来说心中有了一个排序:深圳>杭州>上海>广州>北京。大家肯定会对这么排名有异议,但对我来说我有充足的理由去解释这个排序。
首先为啥深圳排名第一,因为他的环境,一大帮年轻人聚在一起,整个城市充满了活力,这里不存在什么资深老城区,大家都是外来人员,无论从政府办事效率来说,还是生活环境,国内几乎找不到第二家。不过深圳的房价真的很吓人,随便好一点的都十万左右,不过还好租房很便宜。整体看来在这里工作并且租个房子是个非常棒的选择。
杭州是我自己的故乡,而且有阿里、网易等,从城市熟悉程度和生活舒适度出发,我肯定乐意呆在这里,但是这个城市和上海、广州、北京有个一样的毛病,那就是人员结构比深圳复杂,给人感觉并不好。
上海其实是我比较喜欢的城市,但是可惜这次回来看了下,这个城市房价又高房租也高,而且城市主要是做金融较多,对于IT从业者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和深圳、杭州相比,上海的上班族西装革履,一幅金融大佬的样子。
可能呆的时间不久,广州这个城市没给我留下太多印象,我感觉和其他城市差不多,没有金融、没有互联网,人口组成又很杂,高铁站人多且不开空调。这个城市给我很普通的感觉,没有让我去的理由。
北京其实是个很适合互联网发展的城市,但是被我放到了最后,原因非常个人,我不喜欢一个充满政治的城市。在我看来,北京之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是因为离朝廷近,能够得到第一手的信息和优惠。非常中国特色,个人非常厌恶。而且北京太大,大到让人觉得没有城市感。三环之外,北京?
我看到的现状
和我一届的同学,现在大多数都混的不错了,毕竟已经有5-6年的工作经验。而2012年也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启动的一年,很多人抓住了这个机遇,成绩斐然。
这次不止去了阿里、网易和腾讯,还去了很多朋友的公司观摩。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棒的。在美国根本不敢想象一个客户端产品有将近50人来开发、运营。在这种资源配置下,各个细节都能做到极致。另外中国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也在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我并不认为人工智能会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发展,毕竟现在的所谓智能都只是基于数据灌输之下的概率判别。大家都在做的是将概率更精确,而非让机器有自己的智能。现在国内这个行业,的的确确不输美国,毕竟有这么多研发投入,在这种趋势下,在下次智能革命爆发下,至少能和美国平起平坐。
而在更加“低端”的物联网上,中国已经完完全全的超越了美国。这个结论很惊讶,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不难理解。物联网并非高精尖的技术,只是将一个物体装上普通的芯片连上网,让各个物品形成一个互动网络。这既不需要芯片技术,也不需要高级算法。
作为一个爱玩产品的人,在自己美国家里装了很多类似产品,从扫地机器人到智能门锁、摄像头再到nest和alexa。感觉起来美国的厂商对于智能家居的生产有点不屑。为啥这么说,如感应器、插座、灯泡等低端的产品并没有很多厂商做。
但是,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的。这次在钟老板家,看到了一整套的小米智能家电。从进门感应,到台灯、路由、窗帘到语音控制、感应器、智能电视、电饭煲、万能空调。小米已经将整套设备做的非常完善。虽然仔细一想,这些都是一些低端物联,也只是用户体验的设计和升级。但是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未来,继续这样发展,过几年一个终端可以控制整个家。
这种差距其实并不会太意外,美国是个发达国家,很多东西都已经完善,就像一个高高再上的贵族。而中国是一个不甘落后努力追赶的小伙子,敢作敢为,有极大的后发优势。就说移动支付吧,我之前就发过朋友圈说过,apple支付等在美国不会成功,在中国更不可能,为啥?因为在美国信用卡太方便了,移动支付和使用信用卡的步骤是差不多的,改变的动力非常小。而在中国,刷卡并没有普及,支付宝、微信扫二维码比复杂的apple支付简单、开放的多。整个移动支付行业,美国甚至全世界落后中国一个时代了。
物联网也是如此,你在美国看得到的产品,在国内都有,甚至比美国那些产品更加人性化,更加好用。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有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和开发者,而且硬件产业链非常完善。只要你想做一个设备,只要去华强北等地走一圈,基本上就搞定了,在美国?估计至少半个月吧才能谈好供应商,再半个月才能开生产线。
总结来说,在下一个时代未来之际,中国已经全面准备好了,而美国还在把握着自己上个时代的超强优势:高精尖技术。未来亟不可待,一个有各种公司大量人才在践行,而另一个只有部分公司在推进。
要回国吗?
这一直是被问到的问题,本来我像一篇文章专门谈这个话题的,但在这里先写一点,以后也可以做一个序。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以来给出的答案也是:如果你是人才就回国,如果想安逸就呆在美国。这次回国之后更加深了我这种想法。
这次回来有件事让我很惊讶,国内的企业中暗藏着各种各样第三代海归。
这里稍微普及下我的定义,第一代是指非常久远的,1980之前的那帮海归华人,我们将80-90年代国家外派的精英成为第二代海归,他们是那时期最厉害的一批人,可惜的人他们中有一大批选择了毁约留在美国,错过了中国发展最快的10年,他们那代回来的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而第三代是指的是90年末期到07年左右出国的,他们的特点是,实力不俗,目标明确,由于那时候中国还在发展,家境还没富裕到完全能够供学的程度,大多数的他们都拿着奖学金。而像我们这种不差钱出国的,并且形成了现在海归大潮的,我定义为第四代。
为啥我惊讶于国内有很多第三代海归呢?因为我一直以为他们更多的待在了海外。有很多人和我说,他们那批很多都是海外呆不下去了才回来的。理由也出奇的一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十年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我一直觉得美国是个养老的地方,年纪轻轻不出去闯闯,躲在一个地方等死?至少我完全无法接受,原来和我一样的人有那么多,之所以一直不知道,是因为他们早就已经行动了。
当然理性的对比之下,美国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没有加班薪资较高,整个的社会体系和人文环境都优于国内。不过这次体验之后,除了社会体系无法改变之外,其他几项其实都是自己吓唬自己。加班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却不是压力所致,在团队和朋友社会体系之下,加班压力很大程度的被缓解了,剩下的只是时间成本。薪资的话国内不比国外低太多,再加上生活成本低(虽然高端消费和美国差不多,但是可选择的梯度很大,不可能每顿饭都去大餐厅吃),整个的工资水平甚至会比美国过的舒服。而人文环境,中国的确差很多,不过如果你和一群类似的人在一起,你会发现其实这还不错。更何况,留在美国需要被政府政策一直压着。
就此看来,那为啥不回国呢?可能就是房价了吧?
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才会存在礼让(写于出发上海之前)
回国快有一周时间了,到了家里始终懒懒散散的,今天趁着等高铁去上海的时间,正好写写感想。
在美国呆了五年时间了,很多习惯已经养成。比如开车礼让行人,坐电梯侧方等待,排队时候在一定距离的等待,以及和其他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下意识的行为,突然发现在国内行不通。有人觉得这就是素质上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然的区别。但是我更觉得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美国习惯这样,而中国人并没有这个习惯,也没意识到这些,并非有意。
那问题就来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才会让大家行程礼让的习惯呢? 今天我就这个问题自己进行了一轮头脑风暴,总结下来如下:
1. 资源的量和分配。在国内貌似什么都要抢,慢了一步就没了。即便是取票排队的形式,也会存在一定的插队现象。毕竟十四亿人,而资源就集中在主要的几个城市中。资源的不足量,导致大家的心态都变了,设想原来在一个村子里面,十个苹果十个人分,大家都不需要抢也不需要插队,甚至还会出现让别人先拿,因为大家都知道资源足够。但当苹果将为9个,5个甚至3个的时候,人们会从排队先来先得的心态,慢慢转变为联络熟人,打听内部消息以及走后门等形式,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为什么同样拥挤了四亿人,密度比中国还大的日本缺好很多呢?其实并非全为素质问题,主要的问题是走后门等方式完全被堵住了,不可行。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只能排队,而人们也会权衡利弊,觉得排队成本太高的话,就会选择放弃。(当然资源的平均和可替代性很重要,因为他们即便没有苹果还有草莓,虽然不是最喜欢吃的,但是还能将就) ,而我们国家的每个人现在都在想着改变,房子也好、换工作也好、创业也好,都在主动的寻求变化。这种情况让自己压力很大,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很功利很赶。
就稳定性这个问题,在大中城市中基本无解,只能等待发展,大家都发展成了“精神富人”之后才能从根本解决
2. 其他人的行为,说实话拥挤插队等现象多出现在车站等地方,主要是因为那边的人员比较多且素质不一,当一个群体有一个小偷的时候,人人都将自卫。所以如果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要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不过可喜的是,如果去高端酒店、机场等地方,这种现象已经基本上看不到,这就说明,慢慢的人文素质将改变,不过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几代人,习惯这个东西很难改变。
BAT好像没有了百度(写于南下的路上)
今天在去深圳的高铁上,把李彦宏的《智能革命》读完了。这本书更像一本“百度大脑”的介绍书。除了了解了百度,了解了人工智能的现状以及国内外的政策以及环境情况,别无其他有用的信息。
不过这是预想之中的,毕竟在选这本书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这些,但还是毅然决然的购买了。我觉得书分为三类,一是“学习类”的,看他们是学习知识,无论是学校里的书,还是政策法律还是心理学、管理学的书,都属于这类,这也是我一直最喜欢看的书,看的时候必须带着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着精华(感觉自己有强迫症,没有笔记本,无法开始看这类书)。但是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看这些书的动力越来越小,不是因为不热爱学习了,而是因为自己觉得这类书的套路已经摸透。这时候,慢慢的我开始喜欢看第二类书籍——“介绍类”,这种书不像前一类那么有营养,但是能让自己更多了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己的行业,更好的定位自己。这本《智能革命》就属于这一类,久久不在国内,需要更多的阅读这类书去了解国内的行业发展,以及各个大佬是怎么思考的。
这次回国,跑了阿里、网易,马上要去鹅场(腾讯),唯独没有去百度看看。倒不是自己不想,而是实在没有特别熟悉的人在百度。这其实也是我这几年对百度的印象,BAT三家,腾讯和阿里在市场上风生水起,百度除了一些负面新闻和挖了一些硅谷高管之外,没有什么大新闻和动静。看似别人在大步往前,而百度却在挣扎自救。
不过看完书后,让我改变了这个观点。百度在这个市场上,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阿里和腾讯在利用自己的资源,做着生态圈,大肆抢占市场资源。而百度转变了思维,开始招募各类行业人才,开发人工智能,服务于企业商用端。这是李彦宏的宏图,虽然任重道远。
由于李和我本科、研究生专业是一样(国内信息管理和美国计算机),让我对他有一定的亲切感。虽然整本书讲的还是依靠大数据和神经网络堆栈出来的智能,离真正能思考的人工智能还相去甚远,和google的deepmind也有一定的差距。不过我依旧钦佩他的理想和远见。在这个满地黄金的市场,很少能有人放着不去捡,将大把真金白银投入到一个还无法产生利润的领域。
百度在做的智能车和人工智能都是下一个时代的东西,提前走出这一步实在让人钦佩,不过从百度近期的人士调动和PPT事件上看,这家公司可能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大家常说的BAT,现在已经分出了档次,在我看来腾讯遥遥领先,阿里正在努力的追赶,而百度已经落后很多,和后面京东、网易、小米等形成了第二集团。
受教受教
厉害
厉害,善于记录,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向你学习!
怎么会,有空聚聚哈
善于总结,在思考中前进,值得学习的好习惯!
何老板光顾,荣幸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