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两三点钟还坐在电脑前,眼神空洞地敲打键盘,还是五六点钟惊坐起,急匆匆奔向还没几个人的地铁站,都很容易让人变成哲学家,或者生理学家:“我每天忙忙碌碌,怎么好像啥也没干?”“我是为了什么?”“怎么身上哪个地方又不听使唤疼起来了?”
深夜加班。/ Pixabay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发问:过去的人们是不是也这么连轴转?
如果是,心里能多几分释然;如果不是,那就要好好考虑经济发展,究竟带来了些什么。总不能是越发展,越疲惫吧。
比较一下过去和今天的工作时间,顺便还可以检验一个“源远流长”的说法:每一代人都比下一代人努力,并且都不觉得上一代人比自己努力。
一代更比一代闲
世界范围来讲,人们要是觉得自己现在是加班狗,那为你们打下天下的祖辈们可能连狗都不如。
一篇2007年发表在《经济史探索》的研究收集了1870-2000年间欧美各国工作时长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这130年来,每年工作的总时间在一直在下降。
1870年的时候,最勤快的是比利时,大家平均一年工作3483个小时,基本是全年无休,每天近10小时的无良老板水平。最懒的英国人,一年干2755个小时,摊下来也是全年无休,每天7个半小时。如果每周休息一天,比利时人一天要工作11小时,英国人也要9个小时。
现在呢?工作时间和以前不在一个量级上了。
还是拿比利时和英国说事,历史上艰苦奋斗的前者,现在一年只工作1547个小时,平均下来每天只工作4小时!英国稍微多一点,一年1653个小时。欧洲最勤奋的,反而是新闻报道里一直显得很懒的西班牙人,一年工作1815小时,一天“足足”要工作5小时。
文章的两位作者还比较了一下旧世界和新世界的情况。旧世界是欧洲的这部分发达国家,新世界指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无论旧世界还是新世界,一百多年来,工作时间都从3000多个小时降到了不足2000个小时。这堆国家里面,最拼的要数美国,每年工作1878个小时。
新世界(红色)和旧世界(蓝色)的年工作时间变化曲线。/ 《经济史探索》
不过,单单是比较一年的工作时间,未必能说明人们工作得很少。道理很简单,现在人们的寿命比之前长了很多。
有句口号叫“为祖国健康奉献五十年”,这个是近代才能有的宣传,因为以前有很多人压根就活不到五十岁。所以,除了比较一年内工作的时间长短,我们还得把眼光放长远,看看过去,人们一辈子总共要工作多久。
经济学家Moshe Hazan在《计量经济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在美国的1840年到1930年之间,也就是鸦片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个普通男性一辈子的工作时长。
1840年,一个普通美国男性从20岁开始,一辈子要工作11万个小时。这是什么概念呢?假如一年365天无休,每天8小时,干满11万个小时要差不多40年。基本就是20岁到60岁,雷打不动按时到班,周末永远自愿加班,堪称模范员工。
图中红色的点是一个人从20岁到95岁,工作的总时间;蓝色是一个人从20岁到70岁,工作的总时间。从左到右,代表了不同年代这两个数字的变化。/《计量经济学》
这个数字往后就一直在下降,和前面画的欧美那张图一致。将近100年时间,工作时间从11万小时降到了8万小时,少了差不多三成。
假如1840那位是模范员工,1930年这位就比较油滑了。还是40年时间,不但周末都不来上班,平时还要瞅个机会迟到早退,或者请几天假。
拿出生命的12%来工作
中国的情况如何?可惜,我们缺乏那么长时段的数据,主要是当代的研究,但足够让我们发现,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忙。
王琪延老师2000年发表在《社会学研究》的统计算了一组很有趣的数字:当时的一个普通中国城市居民,男性一辈子平均有621960个小时,71年;女性一辈子平均有648240个小时,约74年。
从摇篮到棺材的几十万个小时,工作占整个生活的比例比你我想象的要小。
男性的话,一辈子有12%的时间在工作,大概是75000个小时,比1930年的美国人懒,但比2000年的欧美还是勤快不少的。学习也要占去人生的7%,差不多44000个小时。跟学习占据生命一样多的是家务活,也占人生的7%。
2016年9月27日,福建省泉州市黄山镇,石神伟在佛教寺庙施工工地干活。/ 视觉中国
男女分工的差异,在时间分配上也体现得很明显。
女性一辈子,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是7%,比男生多大概300小时。工作时间就要少很多了,只有58750小时,占人生的9%。比男性少的这3%,刚刚好是男女干家务活的差别。女性一辈子要花10%的时间在家务活上,总共是64000多个小时,差不多是8年的时间。
因此,如果随便找一个2000年时,住在城市里的中国人,他/她的一辈子很可能是这样的:学习差不多5年,主要集中在人生前半截,工作7年,养家糊口;家务活,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也占去7、8年;除掉睡眠之类生活必需的活动,闲暇占据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大概20年。
同时,他/她也要感叹,自己比十几年前清闲了不少。
以北京为例,一个1996年的普通北京人,每天工作时间要比10年前少77分钟,差不多一个小时。而且这中间还经历了单休变双休,等于说每周少工作一天,但 每天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增加。 另外, 他/她还能少做半小时家务, 每天能多 一小时有余 的闲暇时间 。
1996年,北京胡同里正在闲谈的大爷们。/ 视觉中国
人们的工作时间其实是越来越少,闲暇越来越多——如果还觉得时间不够用,问问自己的拖延症吧。
但最近的一些热点新闻好像和这个结论不一样。
部分企业搞了“996”制度: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每周6天。就算一年50周,这样也肯定超过3000小时了。还有一个老是加班的好朋友和我说,不如以后搞成007,每天0点到次日0点,一周7天。
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
赚的越多人越忙
《经济学杂志》中有一项研究表明,收入差距和工作时间是完美正相关。下图的横轴是整个社会,排前10%的收入,是前50%的收入的多少倍,反映上层和中层的不平等;纵轴是一年工作多少个小时。
收入差距与工作时长的对比。/ 《经济学杂志》
有些社会这个倍数很小,1.5左右,一年工作时间大概在1500个小时;有些社会这个数字超过·了2倍,工作时间就奔着1800、1900个小时去了。
不平等怎么能和工作时间扯上关系呢? 这个事情,还要从技术进步开始,慢慢说来。
1993-2010年,美国中等收入的工作变少,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工作增加。一篇在《美国经济评论》的研究表明,1980-2005年的欧洲收入曲线一样是个U型:中间在减少,两头在增加。
1980-2005年欧洲的中等收入的工作变少,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工作增加。/ 《美国经济评论》
技术进步替代掉的岗位,和新创造的岗位不在同一个地方,是U型曲线的主因。中间的很多职位,比如屠夫、打字员、收银员,现在都有新技术,来更好地完成对应工作。创造、改进或应用技术的岗位都会增加。
如果未来社会格局会从“橄榄”向“哑铃”变化, 赶紧 努力,跑马 圈地很重要。以前做不到上层,还有很多机会去中层。中层减少以后,掉到下层的机会变大了。
另外一个因素,用凡勃伦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清楚:“通讯方式的变化和人口流动,让大家接触到了许多生人。除了观察他们展示的财物外,别无方法来来推断他们的声望和地位。比起闲暇,炫耀性消费的效用在增长,这是当下发展的趋势。”如果不提示,很难想象这句话是100年前写出来的。
最能体现炫耀性消费的就是奢侈品了。图为 2017年04月20日,上海,姚晨出席法国奢侈品牌Longchamp新店剪彩,背后满墙的奢侈品包。/ 视觉中国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这个进程,眼界和欲望一同扩张。与其在假期时做朋友圈摄影大赛的旁观者,不如努力奋斗然后参赛。
一方面是收入格局变化,社会整体变得更不平等,这会让那些比较有机会争取高收入岗位的人更努力;另一方面是“满地横流”的物欲,接触越多,越可能牺牲闲暇去满足这部分消费。
这也能解释近十几年来的一个新趋势,不妨叫“比你高学历的,比你还努力”。
《经济学季刊》中的一项研究描述了美国不同学历群体,1965-2005年闲暇的变化。紫色线是四年制本科或者更高的学位,黑色和橙色是高中毕业,蓝色是高中毕业以下。1985年以后,紫色线就和其它三条“分道扬镳”了,这部分人闲暇反而越来越少。
美国不同学历群体,1965-2005年闲暇的变化。/ 《经济学季刊》
这和整个大背景是吻合的。前面提到,中间的工作变少,两端的工作增加。
类似的变化也发生在收入上:中间岗位收入的增速,比两端都要低。工作时间方面,教育程度高的这部分人收入更高,近年来他们的闲暇越来越少,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前面提到过的,王琪延在2000年的研究,发现中国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
1980-2005年欧洲各层次 工作收入的变化,中层增长最慢。/ 《美国经济评论》
看来,之前大家曾经有几十年的好日子:工作量越来越少,闲暇越来越多,还能享受各类家电带来的便利和快乐,但新的技术,新的趋势正在改变这一点。
不同群体之间,不仅仅是收入差距在扩大,生活方式也在拉开距离,收入和闲暇往往不能两得。
俞敏洪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马化腾长期十二点不下班,任正非直接在办公室里放了一张床,丁磊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知道为什么他们是老板了吗?
参考资料:
王琪延.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分析[J]. 社会学研究, 2000, 4: 93.
王琪延. 中国人的生活时间分配[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Aguiar M, Hurst E. Measuring trends in leisure: the allocation of time over five decade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7, 122(3): 969-1006.
Bowles S, Park Y. Emulation, inequality, and work hours: Was Thorsten Veblen right?[J].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5, 115(507): F397-F412.
David H, Dorn D. The growth of low-skill service jobs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US labor marke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3, 103(5): 1553-1597.
Hazan M. Longevity and lifetime labor supply: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J]. Econometrica, 2009, 77(6): 1829-1863.
Huberman M, Minns C. The times they are not changin’: Days and hours of work in Old and New Worlds, 1870–2000[J].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2007, 44(4): 538-567.
Goos M, Manning A, Salomons A. Explaining job polarization: Routine-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offshoring[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04(8): 2509-2526.